易贡茶场:门前老茶树发新芽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
发布日期:2024-11-06 08:45    点击次数:138

这是一册有半个手掌厚的册子,纸张泛黄、页脚起卷。自然不知有若干页,但从密密匝匝且工工致整的目次不错看出,当初编撰者的精心进程。

册子名为《有机茶处理手册》。直到刻下,这本册子皆是易贡茶场坐褥运营的“金规铁律”。这本手册的作家叫李国林,是四川东说念主。

9月初,报说念组来到西藏林芝波密县易贡茶场。

易贡茶场,西藏第一块畛域栽培的茶田,全球海拔最高的有机茶叶坐褥基地。

61年前,雅安蒙顶山的茶苗来到这里,开启了西藏种茶的历史。

从蒙顶山到“小江南”

跳跃半个世纪的茶叶“心思”

“咱们刻下坐的场地,海拔2280米。林芝被称为西藏的‘小江南’,表象宜东说念主。”易贡茶场总司理邓学均是四川东说念主,来西藏30余年,他合计林芝的表象和海拔是最情愿的。

情愿的表象,也允洽茶叶滋长。

车辆行驶在易贡茶场的山路上,茶田庐,绿油油的茶叶蕃昌滋长。易贡茶场坐褥部部长桑顿罗布先容:“统共这个词茶园面积5350亩,刻下能采摘的面积为3200亩,皆是从雅安蒙顶山引进的中小叶群体种。”

这一片绿油油的征象酿成并非易事。

1961年,易贡农场成立,运转试种茶叶;1964年,四川雅安蒙顶山的茶籽被带到这里,采纳茶籽育苗,成活率高达85%,开启易贡茶期间;1993年,易贡农场因此改名为易贡茶场。

旧年,易贡茶场总买卖收入立异高。

“我很本旨。”李国林年近八旬,在易贡茶场,全球皆敬称他“李师傅”。算作留在茶场的《有机茶处理手册》的作家,他与这里有着深厚的情缘。

1994年,对口援藏使命的一个要点,即是易贡茶场的改扩建。为把茶业作念精,时任易贡茶场场长的帕甲来到雅安,把李国林“借”到易贡茶场作念援藏干部。尔后的数十年,李国林成为这里的手艺崇拜东说念主,屡次来回于川藏两地,为易贡茶场带来最新的手艺。

在李国林眼中,“雪域上的茶叶”是金字牌号,但易贡茶场非论是栽培如故制茶,工艺皆较为粗疏。

“用先进的身手进行雅致化坐褥,才调大开阛阓。”在他的提议下,茶场装配了先进的制茶开垦,并对茶叶进一步发酵,制作成更易保存且相宜阛阓需求的黑茶顾虑茶饼。

开垦有了,更伏击的是工艺经过。记者翻开《有机茶处理手册》,土肥处理、病虫害防治、浑浊放胆,以致生物万般性保护皆记载其中。“雪域高原上要坐褥出好茶,统共这个词环境生态是大基础,每一个才略皆不行歪邪。”李国林说。

一个细节不错看出李国林对生态的爱好进程——高原种茶,最让东说念主头疼的是除杂草。“这里杂草长得很快,它们会采纳本该属于茶树的养分。”一块茶田庐,桑顿罗布指着茶树根部的杂草说。“尽管辛勤,但在李国林的提议下,咱们还所以东说念主工除草为主,最猛进程保证茶园的‘原生态’。”

老传统和新工艺相连结

老茶树正在这里抽枝发新芽

茶田的处理是要点,制茶的工艺更是重中之重。

来到易贡茶场的制茶车间,一堆茶叶被平整地铺在地上渥堆发酵。“之后咱们还要再一次翻堆筛查,挑选出最优质的茶叶。”桑顿罗布说。

车间的墙上,贴着四类制茶经过。绿茶、红茶、白茶、藏茶,各不斟酌。“每种制茶格式,光是粗经过,就在10步以上。”他带着记者来到藏茶的制作车间。

这里,依旧保抓了柴火烘烤的老传统。

“咱们跟李国林安分进修了好屡次,如故传统设施最合适。”一方面,柴火烘烤的温度、湿度更允洽藏茶加工;另一方面,果木自己的香味也能融入茶叶中,酿成易贡藏茶的私有风韵。

自然,制作经过上仍采纳了许多蒙顶山制茶的新工艺。“两地决策相连结,即是刻下咱们的最好决策。”桑顿罗布说。

新工艺和老传统的连结,让这里的茶香更浓郁。

刻下,易贡茶场创建了“雪域茶谷”和“易贡茶场”2个茶叶品牌,并开拓了“甄选”“特选”“精选”和“易贡砖茶”“顾虑茶饼”等系列家具,以愉快不同蹂躏者需求。

其中,“雪域茶谷”牌特级茶取得第二届中国国外茶叶展览会金奖、易贡臻选系列荣获第十届“中绿杯”寰宇名优绿茶评选“特金奖”。

“下一步的要点是一、三产业联动,把茶文化和旅游蹂躏连结起来,进一步擢升易贡茶的家具附加值和影响力。”邓学均说。

采访的终末,桑顿罗布带着记者来到了茶场里最早的老茶园。一棵棵老茶树长得纷乱开阔,树枝上部合围在沿途,酿成了一个自然的“东说念主行或者”。

“这一片,即是张国华将军躬行带东说念主栽培的茶树。最早的易贡农场,即是在他的指挥下建成的。”这片老茶树的茶叶,是易贡茶场高端品牌“老茶树”的原料。“一根树枝上,咱们只采3到5片最优质的茶叶。”桑顿罗布说。

随起初艺水平束缚擢升,“老茶树”的品性也在束缚升级。“这片区域,咱们也正在进行文旅交融打造,让红色文化也‘有机’地融入到茶园之中。来岁5月再来采茶时,折服会是一片新的征象。”桑顿罗布说。

来自印度洋的暖潮湿流,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深远高原,为这里带来了和煦湿润的表象和足够的雨水。以茶为路,相接起半个多世纪的川藏“心思”,也正在这里抽枝发新芽。(四川日报川藏线报说念组)

(记者 唐泽文 王眉灵 文露敏 兰珍)